孙德连在鸡鸣岛村卫生室门口。时值二月,初春的海岛仍然有些清冷。
钟表嘀嗒,早上六点刚过,草木还没苏醒,海草房上还没飘起炊烟,一个瘦削的身影已在岛中的小路上穿梭,凛冽的海风吹拂着他的白大褂,同时雕刻着他脸上深深的皱纹。
他叫孙德连,是荣成市鸡鸣岛唯一的乡村医生。
(资料图片)
海岛不大,只有0.31平方公里,也叫鸡鸣岛村。这里,是孙德连工作的地方,也是他的家。
立志从医为报恩
“我能干医生这个活,是因为小时候有人救了我的命。”孙德连说起自己从医的初衷,仍然感慨万千。
孙德连在鸡鸣岛上出生、长大,成家、立业。这座小岛四面环海,景色优美,但也面临交通不便、缺医少药等问题,尤其在那个物质资源匮乏的年代。
“我小时候,这里还没有被开发,没水没电……”孙德连说,“别说得重病,感冒发烧都有可能危及生命。”
那是1964年,孙德连突发急性肠胃炎,上吐下泻,高烧不退。父亲抱着他在岛上找了很多人,用了很多方法也没能治好。那两天海上风浪太大,无法开船下岛。眼看着年少的孙德连身体状况越来越差,家里人几乎绝望。
走投无路时,岛上的军医知道了这件事,把孙德连接到了驻岛部队的医务室。孙德连回忆说,他当时已经发烧到意识模糊,朦胧中看到一个穿着白衣的身影,喂他吃药,给他治疗。
再醒过来时,孙德连已经躺在自己家中。康复之后,他满脑子就想着一个念头——长大后我要当医生,在岛上治病救人!
1966年,荣成开办了龙须岛渔业卫生训练班,15岁的孙德连得知这个消息后,毅然下岛报名学习,成了训练班中年龄最小的一名学员。回村后,孙德连就开始背着药箱在村里到处跑。在岛上每看一个病人,就回来翻书比对、研究相关的医学知识,有不明白的就去找有经验的医生请教。
往后几十年里,孙德连取得医学大专文凭并通过乡村医生考试……通过各阶段的学习,孙德连掌握了内科、外科、五官科、妇产科等多项医疗知识,成为鸡鸣岛上的“全科医生”。
与时间赛跑救人
岛上唯一的卫生室,建在鸡鸣岛中央。孙德连的家离这里不到200米,没有特殊情况,他每天早晨七点到卫生室,下午五点半回家。其他时间如果有需要,他随叫随到。
去年夏天的一个病例,孙德连至今回想起来,仍然感到很紧张:“当时感觉嗓子都冒烟了。”
那天夜里11点左右,刚刚入睡的孙德连被一通电话惊醒。“叔,出血了……”电话那头还没来得及说姓名地址,就挂断了。
孙德连赶紧起床,脑海中思索着电话中的语气,确定是独自在村里经营渔家乐的一名外地商人老九。他跑到卫生室,顾不上穿白大褂,提上药箱,一头扎进漆黑的夜里。
“进门一看,满地是血!情况不妙!”孙德连说。
眼前的老九,是碰到头摔伤后的样子。他斜靠在门框上,满头满脸全是血。来不及多说,孙德连迅速动手止血,并判断出血点在太阳穴附近,应该是伤到颞骨附近的颞动脉。“得赶紧送出岛,晚了就会因为失血过多危及生命。”
刻不容缓!孙德连拨打了120,再联系船工。“这里有个紧急病号需要运出去!”孙德连喊起周边邻居,坐上拖拉机,往码头奔。
夜里风大,船在海上来回晃得厉害,孙德连用尽全力抱着老九的头,但鲜血还是从手指缝中渗出来,俩人身上早已血红一片。
十几分钟后,船靠岸。孙德连迅速把伤者抱上救护车,条理清晰地向急救医生交代了详细的受伤情况,并陪着老九到了医院。直到看到病人顺利推进病房,他才算松了一口气。后来,老九在荣成市人民医院得到了及时救治,死里逃生。
老九康复后回岛感谢孙德连,连声说道:“多亏了你,要是再晚五分钟,我就有可能回不来了。”
“全科医生”守岛56年
孙德连在岛上做“全科医生”已经56年了。作为一名医生,他了解自己。虽说眼下身体还算硬朗,但难免有些小毛病。即使这样,他每天还是会去巡诊,挨家挨户查看几位老年慢性病患者,同时负责岛上全部居民的全科医疗。
“看我现在的身体条件,干一年是一年吧。”孙德连梳了梳花白的头发,笑了一下说。
这一辈子,他很少下岛,为数不多去城里的机会,也是给自己看病疗养。
2021年,孙德连患上过敏性哮喘,和老伴一起下岛,在荣成市区的女儿家住了7天。养病过程中,孙德连还会抽空上岛送药。
孙德连的老伴周月香,是从岛外嫁过来的,两人携手相伴已经有50多年。说到孙德连,周月香总是有些埋怨。虽嘴上说着孙德连老不着家,早晨还是会给他准备丰盛的早餐,半夜不睡等着他出诊完回家。
“他为村里服务,我就服务好他。”周月香说。
周月香口中的“服务”,不仅仅是为人看病。
孙德连是岛上的“能人”,修水修电开拖拉机盖房子……他都会。他还是个热心肠,村里谁家有了问题,他都会去帮忙。在岛上开渔家乐的村民孙青松说,经常看到孙德连一大早开着拖拉机在岛上来回跑,前两天刚帮村里疏通了自来水管道。
孙德连说,他还管理着岛上的灯塔,也最喜欢去那里看海。夕阳落下,灯塔亮起,孙德连的身影忽明忽暗。
灯塔照亮了大海,而孙德连照亮了0.31平方公里的鸡鸣岛。
记者手记
采访孙德连,记者用了3天时间,因为他太忙了。
他会在早晨6点去帮村民修水管,也会开着拖拉机去帮村里拉水泥,还会在码头上和工人一起修电缆。跟着他去巡诊时,记者也不忍心提问,因为他在全神贯注地给村民看病问诊。
看得出来,孙德连习惯了这种忙,也不觉得累。这种习惯,像是刻进他骨子里,只要村民有需要,他就会出现。
守岛56年,2万多个日夜,孙德连大半辈子的时光都在这里。
采访结束前,在记者的请求下,孙德连和他背后的卫生室,一起在镜头中定格。孙德连说,他与“阵地”的“合照”,为数不多。
农村大众报记者 李新宇
刘晓续
通讯员 于淼 林巍强
秦先达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南方洁具网 版权所有
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21
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