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岳飞出生于北宋相州(今安阳)汤阴(今河南汤阴县)的一户佃农家里,青年时代,正遇上金女真贵族对宋发动大规模掠夺战争,深受民族压迫的汉族、契丹族、渤海、奚等各族人民,“仇怨金国,深入骨髓”,纷纷自动组织起来反抗。
2、 从十二世纪二十年代起,黄河南北、两淮之间,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民族战争。
(相关资料图)
3、岳飞和抗金名将宗泽、韩世忠等一道,站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。
4、 北宋宣和四年,真定宣抚刘韐募勇聚士,岳飞应募,但不久即因父亲岳和病故,回到家乡汤阴县。
5、1126年冬,岳飞在相州城第三次投军,归刘浩军中。
6、刘浩命岳飞招安吉倩,岳飞不负众望,招降吉倩及其部属三百八十人。
7、岳飞因此补承信郎一职。
8、靖康元年(1127年)12月,康王赵构接到宋钦宗的蜡书,在相州开河北兵马大元帅府。
9、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,陈淬为元帅,汪伯彦、宗泽为副元帅。
10、元帅府下编前、后、中、左、右五军,其中前军统制为刘浩。
11、岳飞属刘浩前军。
12、按蜡书的命令,康王元帅府的任务是火速赶往东京(今开封),解京师之围。
13、岳飞奉命奉命带领三百铁骑,前往李固渡侦察,与金兵相遇发生战斗,大败金兵。
14、跟随刘浩解了东京之围。
15、1127年(靖康二年)四月,金灭北宋,掳徽宗赵佶、钦宗赵桓及皇家宗室北归。
16、五月,康王赵构(即宋高宗)于南京继位,史称南宋。
17、初期,宋高宗主张收复失地,启用了大批主战将领,其中就有岳飞。
18、 岳飞坚决反对议和,主张抗战到底。
19、建炎元年,赵构即位,岳飞上书,大意为:“陛下已登大宝,社稷有主,已足伐敌之谋,而勤王之师日集,彼方谓吾素弱,宜乘其怠击之。
20、黄潜善、汪伯彦辈不能承圣意恢复,奉车驾日益南,恐不足系中原之望。
21、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,亲率六军北渡,则将士作气,中原可复。
22、”宋高宗并未采纳岳飞的建议,并以越职为由将岳飞罢官。
23、之后岳飞北上,入河北招讨使张所军中,借补“正八品修武郎”,充中军统领。
24、张所很赏识岳飞,很快升岳飞为“从七品武经郎”、任统制。
25、建炎元年(1127年)九月,张所命岳飞入王彦部,北上抗金。
26、岳飞作战有勇有谋,数败金兵,声威大振。
27、而王彦保守怯战,使得岳飞只能孤军奋战,岳飞缺军粮时又不肯相助。
28、岳飞知道自己与王彦有隙,所以复归宗泽,为留守司统制。
29、宗泽死后,杜充代之,岳飞官复原职。
30、三年,杜充将还建康,岳飞进言:“中原地尺寸不可弃,今一举足,此地非我有,他日欲复取之,非数十万众不可。
31、”杜充不听,岳飞也只能随军而归。
32、 杜充守建康,金军与叛贼李成在乌江会合,杜充闭门不出。
33、岳飞泣谏请视师,杜充不出。
34、金军遂由马家渡渡江,杜充遣岳飞等迎战,诸将皆溃,独飞力战。
35、后杜充降金,诸将多行剽掠,惟岳家军秋毫无所犯。
36、兀术趋杭州,岳飞要击至广德境中,六战皆捷,擒敌将王权,俘叛军首领四十余。
37、岳飞劝服王权,是指为己所用。
38、岳家军驻扎在钟村,军中缺粮,将士们宁愿挨饿,也绝不扰民。
39、金所籍兵相谓曰:“此岳爷爷军。
40、”争来降附。
41、 1139年(绍兴九年),岳飞在鄂州(今湖北武昌)听说宋金和议将达成,立即上书表示反对,申言“金人不可信,和好不可恃”,并直接抨击了相国秦桧出谋划策、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动,使“秦桧衔之(抱恨)”。
42、和议达成后,高宗赵构下令大赦,对文武大臣大加爵赏。
43、可是,诏书下了三次,岳飞都加以拒绝,不受开府仪同三司(一品官衔)的爵赏和三千五百户食邑的封赐。
44、他在辞谢中,痛切地表示反对议和:“今日之事,可危而不可安,可忧而不可贺。
45、”后高宗对他好言相劝,岳飞方受。
46、此后岳飞上表,“愿定谋于全胜,期收地于两河,唾手燕云,终欲复仇而报国。
47、”高宗没有采纳。
48、岳飞庙前跪着秦桧等人 1140年(绍兴十年)五月,金国撕毁绍兴和议,兀术等分四道来攻。
49、由于没有防备,宋军节节败退,城池相继失陷。
50、随后高宗韩世忠、张俊、岳飞等出师迎击。
51、很快,在东、西两线均取得对金大胜,失地相继收回。
52、岳飞挥兵从长江中游挺进,实施锐不可当的反击,他一直准备着的施展收复中原抱负的时机到来了。
53、 岳家军进入中原后,受到中原人民的热烈欢迎。
54、这年七月,岳飞亲率一支轻骑驻守河南郾城,和金兀术一万五千精骑发生激战。
55、岳飞亲率将土,向敌阵突击,大破金军“铁浮图”和“拐子马”,把金兀术打得大败。
56、岳飞部将杨再兴,单骑闯入敌阵,想活捉金兀术,可惜没有找到,手杀敌人数千,误入小商河,被金兵射到几十处箭伤,豪勇无比。
57、岳家军将士具有“守死无去”的战斗作风,敌人以排山倒海的大力,也不能把岳家军阵容摇动。
58、郾城大捷后,岳飞乘胜向朱仙镇进军(离金军大本营汴京仅四十五里),金兀术集合了十万大军抵挡,又被岳飞打得落花流水。
59、岳飞这次北伐中原,一口气收复了颍昌、蔡州、陈州、郑州、郾城、朱仙镇、消灭了金军有生力量,金军全军军心动摇,金兀术连夜准备从开封撤逃。
60、南宋抗金斗争有了根本的转机,再向前跨出一步,沦陷十多年的中原。
61、就可望收复了。
62、岳飞兴奋地对大将们说:“直抵黄龙府,与诸君痛饮尔!”而金军则发出了“撼山易,撼岳家军难”的哀叹。
63、 就在抗金战争取得辉煌胜利的时刻,朝廷连下十二道金牌(红漆金字木牌),急令岳飞“措置班师”。
64、在要么班师、要么丧师的不利形势下,岳飞明知这是权臣用事的乱命;但为了保存抗金实力,不得不忍痛班师。
65、岳飞愤慨地说;“十年之功,废于一旦,所得州郡,一朝全休。
66、社稷江山,难以中兴,乾坤世界,无由再复!”岳飞的抗金战斗,至此被迫中断。
67、 岳家军班师时,久久渴望王师北定中原的父老兄弟,拦道恸哭。
68、岳飞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,故意扬言明日渡河,吓得金兀术连夜弃城北窜,准备北渡黄河,使岳飞得以从容地组织河南大批人民群众南迁到襄汉一带,才撤离中原。
69、这时,有一个无耻的书生,骑马追上金兀术扣马而谏:“太子(兀术)毋走,京城可守也,岳少保兵且退矣。
70、”金兀术又整军回到开封,不费吹灰之力,又占领了中原地区。
71、 岳飞一回到临安,立即陷入秦桧、张俊等人布置的罗网。
72、1141年(绍兴十一年),他遭诬告“谋反”,被关进了临安大理寺(原址在今杭州小车桥附近)。
73、监察御史万候卨(音末期屑)亲自刑审、拷打,逼供岳飞。
74、与此同时,宋金政府之间,正加紧策划第二次和议,双方都视抗战派为眼中钉,金兀术甚至凶相毕露地写信给秦桧:“必杀岳飞而后可和。
75、”在内外两股恶势力夹击下,岳飞正气凛然,光明正大,忠心报国。
76、从他身上,秦桧一伙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证据,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,秦桧支吾其词“其事体莫须有(难道没有吗)。
77、”韩世忠当场驳斥:“莫须有’三字,何以服天下?”绍兴十一年农历除夕夜,高宗下令赐岳飞死于临安大理寺内,时年三十九岁。
78、岳飞部将张宪、儿子岳云亦被腰斩于市门。
79、英雄岳飞,就在“莫须有”的罪名下,含冤而死。
80、临死前,他在供状上写下“天日昭昭,天日昭昭”八个大字。
81、这是悲愤的呼喊! 岳飞虽然被杀害了,但他的精忠报国的业绩是不可磨灭的。
82、正是他,表达了被压迫民族的要求,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,在处境危难的条件下,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,并知道爱护人民的抗金力量,联合抗金军民一道,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,使南宋人民免遭金统治者的蹂躏,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封建经济和文化,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。
83、岳飞不愧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英雄。
84、 岳飞遇害后,临安义士隗顺,负尸越城,草草地埋葬于九曲丛祠旁。
85、为了便于以后识别,隗顺将岳飞随身佩带的玉环系于遗体腰下,坟前种植了两棵桔子树。
86、清道光年间(1821——1850年),因重修栖霞岭下岳飞庙墓,追寻岳飞初葬地,终于在杭州市众安桥螺丝山下扁担弄内的红纸染坊旁,找到了最初的岳坟。
87、1876年(光绪二年),在这里修建“忠显庙”,杭人俗呼为“老岳庙”。
88、 岳飞死后二十年,即1162年6月(绍兴三十二年五月)宋孝宗继位,七月下令给岳飞平反昭雪,追复原官,以礼改葬。
本文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南方洁具网 版权所有
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21
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